2009年11月2日

擴散片介紹

文章來源 : ptt.cc/DSLR 作者 : RegChen 
一、其實擴散片「非」柔光片,作用上也不能真正取代柔光罩

 一般擴散片的正確用途,是用來增加使用廣角焦段時的閃光範圍的,也就是用來增加閃燈的照射角度用的。雖然擴散片確實會增加閃光的發光面積,但是這並不是正確的用法,也不敷使用。(不然市售柔光罩就沒甚麼存在的價值了)

 您可試著比較,以最廣角端拍攝時,有拉出擴散片,跟沒有拉出擴散片的差別。
 您應該會發現,沒有拉出擴散片的話,畫面的四周會因閃光範圍不足,暗掉了。

 「擴散」片就是應該在這時使用,它上面的特殊凹層構造,能將閃光範圍延伸,也就是讓閃燈的照射角度變寬。
   

 二、跳燈主要的目的不是為了加大發光面積

 跳燈的目的,是為了「改變人工補光的方向,讓光線不突兀接近自然光」,或者「讓光線的照射路線依照自己的創作主題來走」。

 前者是因為一般來說若能「補光於無形」,才是比較高明的補光;後者則是依主題,而必須有一隻可以搖頭擺尾、轉來轉去、甚至拆掉離機架在它處的閃光燈。

 至於「加大發光面積」,這只是隨著「光線行走的路線越遠就會越發散」而必然產生的結果。這也是GN值的意義之一,照射距離越遠,照射面積越大亮度越減。(然後最後遠到某個程度就等於沒有一樣)

 所以,我們不能只依賴「光線走的越遠越發散」,來達到加大發光面積的目的。
 因為通常拍攝距離有限,閃光燈強度也有限。一般為了達到「在近距離的拍攝環境中加大發光面積」,人們就會額外的使用柔光罩/反射傘等物品。

 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 綜合以上,您正確的跳燈對策,應該是:


 首先應該思考的是,在這個場景,如果自然光(如陽光)怎麼打過來最漂亮?
 如果是由左上方斜逆光照過來最漂亮的話,那就再觀察看看,左上方是否有適當的反射平面,例如顏色ok的牆,或者反射板等等。

 最後才是扭轉閃光燈頭,讓閃光往那個方向作用,反彈回您想製造效果的主體上。

 這時您的光線應該已經比較柔和、自然、漂亮了。
 但是如果還要再這拍攝距離內,達到加大發光面積,造就柔和效果,那就是使用柔光罩/反射板(傘)等物品的時候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